历史
我的小说屋 > 女生耽美 > 将军长命百岁 > 37、第三十七章

37、第三十七章(2 / 2)

奏章之上的笔迹急促极了,几行冰冷的数字让皇帝头皮发麻,他手指敲打着桌子,仿佛透过这安稳豪华的紫微宫,看到了遥远武昌郡无数百姓的哭喊与波涛汹涌的江水。

天灾人祸。

北边的匈奴他可以派兵出征,将匈奴彻底赶走,但武昌郡的洪涝,蜀郡的地动之患,西北的干旱……都是人力不能彻底解决的事,只能等灾害降临,再着手解决。

刘丞相专程来报告此事,是希望这件事能交给他来办。

赈灾一事,虽然麻烦,但大有油水可捞,皇帝已经表达了北伐这件事没有运作的余地,赈灾总可以的吧。

他在旁边跪坐了一会,就见内侍带着大司农张来潜进来了。

张来潜脸色苍白,眼底微红,卓越的外貌也不能遮掩脸上的疲态。

周镇偊说:“丞相退下吧。”

刘丞相愣了愣,什么意思,赈灾一事不让他参与吗?

他来不及多想,连忙自荐:“陛下,武昌郡一事兹事体大,臣自请,亲自去武昌郡赈灾,安抚平民,修筑堤坝。”

“这事朕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周镇偊道:“赈灾一事重在有始有终,而且没两三个月完成不了,丞相还是留在长安吧。”

刘丞相隐约从这句话中听到了一些危险的气息,但无法捉摸。

他出去的时候看到了尚书令公孙羊,公孙羊瞥了一眼不安的丞相大人,擦肩而过的时候,说:“丞相大人,我劝你还是趁早辞去丞相一职。”

这句话,公孙羊曾经对王丞相也说过。

刘丞相没有听清,他不满地看着这个没有向自己行礼,表情倨傲的尚书令,心里冷哼了一声。

迟早给这个白衣出生的尚书令一点教训。

张来潜坐在大殿内,周镇偊把奏章拿给他,问:“你看要出多少钱粮?”

张来潜仔细看完之后,斟酌道:“恐怕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多少?”

张来潜说了一个让周镇偊心疼的数字,他掌管国库,当然不是只看国库剩余,还有未来的支出与税收情况:“霍将军他们班师回朝,恐怕还有一大笔支出。”

周镇偊想了想,道:“武昌郡连接两条大江,四通八达,是商户繁荣的地方。”

张来潜:“确实如此,那里大商人很多。”

周镇偊缓缓点了点头,问:“你觉得这事谁来办比较好?”

“就行事风格来说,臣认为赵承适合,他为官刚正不阿,为官清廉,陛下不必担心他中饱私囊。”张来潜如实地说,他认识的人不多,和其他人相比,他对政治的敏锐程度就比李仪好一点。

他只对数字敏感,而大越最适合与数字打交道的地方,就在司农署。

周镇偊摇了摇头,脑海中划过另外一个人的身影。

“陛下,尚书令求见。”内侍走过来喊道。

周镇偊眉目舒展开来,对张来潜道:“看,能办这事的人来了。”

当天下午,他们讨论到天黑,拿出了几套方案。公孙羊也迫切地想做一些实事,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对国事探讨。这将决定皇上对他的看法,是只会夸夸其谈,还是真的有能力。

他们离开之后,周镇偊面对书案上的奏章,长长地叹了口气。

已经快六月份了。

霍将军现在走到哪里了呢?当初计划的粮草也就三个月的,按理说,他们应该快回来了。

边关至今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周镇偊无比盼望着他们回来,但他同样害怕一无所获或者失败的消息。

一想到这件事,周镇偊就无法平复心情,他在猜疑与不安中等待,等待的越久,便越是忐忑不安。

只要战况不是太惨烈,他都可以接受。

在等待之中,皇帝一次次降低了自己的期望。

笔趣阁备用网址 点击保存
最新小说: 我在战锤召唤第四天灾 诸天大医:从大明太医开始 狼人狩猎法则 四合如意 明主 极地旅者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鼙鼓揭天破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