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红日慢慢升起,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屋里,段七很快便醒来,他望着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的肖衡,不由得摇了摇头,心里一阵苦笑。屋外,几个孩童正在玩丢石子的游戏,天真邪的笑声仿佛银铃,可段七却深深叹了口气,他望着这几个衣衫褴褛、瘦不拉几的孩童,心里泛起苦涩,本该是忧虑的年纪,这几个孩子却投了胎,成了食不果腹的小孤儿。
“红丫——”
“段叔叔,段叔叔。”
那些孩子一股脑地往段七身上贴,丝毫不畏惧他的大块头,段七温柔地拥着孩子们,对着那个叫红丫的女孩儿耐心交待:“红丫,一会儿我要出门去,估计得七八天才能回来,你在家好好地带着弟弟妹妹,如果遇到什么事了,就去找肖衡叔叔,知道吗?等我回来,奖励你们烧饼吃。”
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开心极了,毕竟对于她们来说,烧饼可是个买不起的稀罕物。回到屋里,肖衡已经醒了,他正站在门口伸懒腰,见到段七皱着的眉头,安慰道:“哎呀,老段,放心吧,那些小豆丁,我会照顾好她们的,有我一口吃的,就少不了她们的,昨个,我不是才拿了酬金嘛,倒是你,这次,务必小心些。”
看着肖衡认真的神色,段七总算觉得踏实,他会心一笑,拍拍肖衡的肩膀,便进屋了。他打开箱子,从里面拿出自己最值钱的家当——一对板斧,这是他师父留给他的唯一遗物,由上好的铸造师用玄铁打造,百斤重的斧子在他手里就像是玩具般轻巧。他拾掇出简单的衣物,把板斧别在腰后,夺门而去。
这个孤儿村里总共三十多口人,最早这里只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越来越多的家可归之人在这里安家,渐渐地才形成了一个村子。大部分人都是寻常的普通老百姓,靠沿街乞讨为生,像肖衡和段七这般的,日子稍微富裕些。
快到中午了,肖衡来到集市逛逛,准备给那些孩子买些吃食,前面的小摊上吵吵闹闹,围了不少人,肖衡一个闪影,瞬间便爬上了树。那是一家包子铺,地上坐着两个小孩,哭哭啼啼的,嘴里撑得鼓囊囊,露出了半口白色的包子皮,肖衡叹了口气,那地上坐着的正是孤儿村的孩子。包子铺的老板揪着大毛的耳朵,疼得大毛直龇牙,他向大伙儿撒着气:“大伙儿,来看看啊,这是谁家的孩子,没规矩,小小年纪不学好,净做些偷鸡狗盗的事情,看我今天不好好教训教训你们。”说罢,他便伸出宽厚肥大的手掌,使劲地往孩子身上扑去,两个幼小的孩子哪能禁得住这般力道,痛得哇哇直哭,可是周围的人没有一个站出来的,他们对着满身补丁的孩子指指点点,或许,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两个偷包子的小叫花,毕竟在祁垣国,穷人是最低贱的。
尽管这两个孩子确实偷了东西,可肖衡听不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他摘下一片树叶,手腕一转,叶子便借力飞了出去,恰好划向了老板的手背,顿时,他的手背上便流出一道血珠子,他疼得直吸凉气,冲着人群发疯似的叫唤:“谁?是谁使出这下三滥的招数?快出来!”
就在这时,那两个娃娃也算机灵,趁着老板分神的间隙,猫着身子钻出了人群,撒丫子就跑,老板气得在原地直跳脚。肖衡捂着嘴,不禁笑出了声,随后侧身一闪,脚尖轻轻落地,装着害的样子开口:“老板,你这包子还卖不卖了啊?”
“卖,当然卖。”老板一边对着孩子逃跑的方向骂骂咧咧一边招呼着肖衡,“客官,来几个?”
肖衡眼珠子咕噜噜一转,两根食指交叉而摆,“来十个。”
老板一下子转怒为笑,嘴角咧得老大,露出两颗大板牙,眼尾纹都深了许多,毕竟这也算是一单大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