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我的小说屋 > 女生耽美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04章 让我考察好圣孙?

第104章 让我考察好圣孙?(1 / 2)

“熙河路为新拓疆域,卿可要什么支持?”赵祯问道。

开疆拓土,这是大周百年国祚的首例。

作为皇帝,他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史书之上,都得大书特书一笔。

说句不夸张的话,借着开疆拓土的事迹,他甚至都能与太宗皇帝比一比功绩。

如今,涉及疆域治政,稳固疆域的事情。

但凡不是特别过分,他都能予以支持。

特别过分,也不是不能支持。

总之,为了功绩,在所不惜!

江昭一怔。

这种直接让臣子开口要“支持”的话,从皇帝口中说出来,实属少见。

“单独赐予恩科名额。”

江昭不假思索,说出了要求。

“熙河路几乎没有汉人,要想稳固疆土,除了汉化吐蕃人,还得让一些汉人移居过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得让读书人过去。若非给予一定的科考名额,断然是留不住读书人。”

这个时代,读书人都是精英。

要想聚集百姓,保障人口不流失,唯有通过“读书”这个诱惑。

稳固边疆,人口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熙河路绝大部分都是吐蕃、西夏百姓。

要想让百姓从陕西路、河东路等移居熙河路,就得搞“教育资源”优越那一套。

边疆苦寒,但也意味着竞争压力不大。

要是有固定的科考名额,这就是大大的优点。

一些实力不行的举子,为了一线考上进士的希望,自然会拖家带口,移居熙河路。

而这些举子,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资源。

慢慢的,熙河路也就可以发展起来。

“大概要多少?”赵祯沉吟,出声问道。

恩科名额,这事说起来挺让人出乎意料。

不过,其实可以接受。

相比起春闱,单独恩赐进士名额,并不影响其它路举子们的竞争。

当然,要是有举子不服,自可移居边疆。

“二十。”江昭给了个中肯的数字。

一次春闱,取三四百位进士,合十三路。

一路取士平均是三十左右。

二十,这个数字在平均线以下。

“可。”赵祯点头。

一定的政策支持,非常必要。

“臣要裁撤冗兵,精简军制。”

江昭解释道:“边疆开拓,恰逢无人种田。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卒,适当赏赐田地,裁撤军籍。”

“亦可。”赵祯点头。

冗兵,一向都是军伍存在的大问题。

历年军费,开支都不小。

不过,裁军得有理由。

士卒裁撤,怎么着也得给点补偿,并适当安顿生产事宜。

否则,裁撤的士卒太多,聚在一起,万一出了个点子王,就可能导致叛乱。

熙河路地广人稀,赏赐土地,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好事!

“臣要适当调动一些新科进士,维持边疆政局运转。”

熙河七州,一州起码五六个县,也即三四十个县。

要是算上配套的小官、小吏,起码得奔一千以上。

这样数目的官员,都得进士、举子去填。

“可。”赵祯点了点头。

新拓疆域,一切都得重新建立,该有的支持,肯定得给到位。

“暂时就这些。”江昭恭声道。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隐性的支持。

一如人事调整、司衙调整等事宜。

不过,这都是默认的支持,无需说出来。

“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赵祯缓缓点头,拍了拍意气风发的青年。

“臣惶恐。”江昭一惊,连忙下拜。

就在这时,司礼掌印太监通报道:“陛下,几位公子求见。”

公子?

江昭抬了抬眉头。

笔趣阁备用网址 点击保存
最新小说: 综穿影视:心有千千结 高武:天才就是1天赋加99药水 仙穹宿 明冬仍有雪 诱她沦陷 综影视:日月掌灯越山河 开局手搓加特林,楼下全是便衣警 女扮男装后我混成男主头号小弟 资本小姐重生后,怀灵泉双胎随军 星穹铁道:我生命星神,调教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