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常吃烧饼,没有不掉芝麻的;常赶集,没有碰不上亲家的;常做梦,也难免会梦到奇奇怪怪的东西。
说到梦境之奇,我在此说一段我的经历——八云馆怪梦。
那一年是我的本命年,本命年犯太岁,迷信的人都信这个。老话儿说:“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我不知道这么说准与不准,反正我那个本命年什么事儿都不顺。走背字儿喝口凉水都塞牙,赌球更是大输特输,想死的心都有。烦闷起来就在家坐不住了,我决定一个人到青岛旅行散心。
庐山有山没有海,北戴河有海没有山,青岛则是有海又有山,碧海蓝天,红瓦绿树,遍地都是物美价廉的海鲜烧烤和啤酒,况且路程不远。炎热的周末去青岛消暑解闷儿,对我而言再合适不过。
在青岛,当然少不了喝啤酒、吃螃蟹、洗海水澡儿、游览德式建筑。我听说当地博物馆有中国古代航海展览,路过时顺便进去参观了一下。我是属于有博物馆必进的人,可能以往看得太多了,这次也没见到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从展览中可以看得出,我们的老祖先对大海缺少兴趣。
我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四处看罢,出去又到夜市喝啤酒,还在路边小吃摊上吃了不少铁板鱿鱼。冰镇啤酒加上抹了蒜蓉辣酱的烤鱿鱼,简直是无敌的组合。我一直到晚上九点多才回旅馆睡觉。
那是个叫八云馆的家庭旅店,是八大关一处古朴幽静的老房子。内部铺设陈旧的木质地板,擦得光可鉴人,踩上去“嘎吱、嘎吱”作响。老板娘是个老太太,慈祥和善,不怎么说话,做得一手好灯笼火烧。楼下养了一只态度傲慢的大黄猫。旅馆名字也真是特别——八云馆,我至今不明其意,好像只在恐怖漫画里看到过这样的名字。
夜里十点来钟,我冲过凉水澡,关了灯躺到床上。周围静得出奇,似乎能听到远处的海潮声。我虽然很困,但是像烙饼似的翻过来倒过去,怎么也睡不踏实。后来意识变得恍惚,想起以前看过这么一部怪谈题材的漫画。
漫画说的是,三个上班族去海边,住到空无一人的小屋中,半夜打牌三缺一,正愁找不到人的时候,门外走过一个全身湿漉漉的女子,长发遮住了一多半的脸。哥儿仨以为这个女人刚刚下海游过泳,并不奇怪,又都起了色心,便请她进房间来一同打牌,可是谁同她说话她也不吭声。打牌打到深夜时分,电视里插播了一条配照片的新闻,说当天在海中打捞到的女尸已证实是几天前失踪的女大学生。这时,三个上班族猛然发现,他们招呼到小屋中打牌的女子,长得与之前淹死在海中的女大学生一模一样……
总之,那是一部内容十分惊悚的怪谈漫画,至于后来的情节是怎样发展的,我完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三个上班族在海边见鬼的小屋,名字恰好叫“八云馆”。
2
白天我累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寻思可别做梦梦到淹死在海中的女鬼。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那一觉睡得很沉,梦却一直没有断过。
夜里做梦梦到什么,谁也做不了主,当晚我倒没有梦到八云馆怪谈中的恐怖情节,但这个梦绝对是我人生中最漫长、最离奇的一个怪梦。
梦中的我离职下岗,欠了很多债还不上,又因经济窘迫没房没车,让女朋友给甩了。要能耐没能耐,要门路没门路,也不敢偷也不敢抢,我迫于无奈,在海边码头上摆起了地摊儿,支个铁炉子,以卖铁板鱿鱼为生。
这天阴云密布,怕是要下大雨,荒凉的海边一个行人也没有,我暗暗叫苦:“礼拜一买卖稀,一稀稀到礼拜七……”正愁铁板鱿鱼卖不出去放到明天要坏,忽然来了个主顾,三十来岁,大大咧咧,一脸的不在乎,光膀子穿一条大裤衩子,脚底下穿着拖鞋,他也不问价儿,看见铁板鱿鱼拿起来就吃,还吩咐我多抹蒜蓉辣酱。
我不敢怠慢,好生伺候这位主顾,巴不得他多吃几串。那人一口气吃了我好几十串铁板鱿鱼。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人有点儿眼熟,这人怎么感觉像是我以前的邻居崔大离?
崔大离是我打小认识的一个老邻居,平房拆迁之后再没见过,少说十来年没见了。记得那会儿此人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一向不务正业,那也罢了,要命的是老大不小的人了,一点儿正经事儿没有,整天在门口跟人扯闲篇儿,到处惹是生非。街坊四邻称呼他为“崔大离”,那是因为他经常吹牛说大话,他的本名应当叫崔大利。
我仔细一瞅这位,还真是崔大离。我们俩就在烤鱿鱼的摊子前聊了起来。
我问他:“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崔大离仍不改吹牛的习惯,告诉我,德国造了一架飞机,没有机翅膀子也能飞,因意外打天上掉下来,落在了海边,他是赶过来看热闹的。
“出门太急忘了带钱,不过老街旧邻吃你几串铁板鱿鱼,还用得着给钱吗?”
我一听就急了,说:“可不带这样的,我指着这摊子糊口啊!哥哥你自顾吃个肚儿圆,吃完一抹嘴皮子,拍拍屁股走人了,让我喝西北风去?咱哥儿俩亲兄弟明算账,一码归一码,不给钱可不行。”
崔大离说:“哥哥跟你逗着玩儿,你哥哥我是什么身份,怎么能忍心蹭你这民脂民膏?可是今儿个真忘了带钱,赶明儿给你送过来行不行……”说着话,他扭头就跑。
我想叫住他,越叫崔大离跑得越快,我心里起急,又怕丢东西,只好推起卖铁板鱿鱼的小车在后头追。我们俩一个追一个逃,三转两绕跑进了一条隧道。隧道开在大山之中,里面非常深,我一边跑一边看,看见隧道深处有许多古船残骸,心下吃了一惊,不由得想起当地的一个传说——
几百年前,深山里有一支失踪的船队!
3
关于这支大明船队,当地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神秘传闻。根据野史记载,大明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际,曾有一支船队在龙江出海,试图穿越浩瀚无际的外洋远海,探寻古老传说中的雾岛。但船队遇到飓风,临时驶入临海峡湾避险,后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十艘大明宝船从此埋在深山之中。
直到近代,施工单位在山下挖掘隧道,有人无意间发现了这支失踪的船队。但与史书记载不同,山洞里只有九艘宝船,另外的一艘去向不明,至今仍是悬而未解之谜。
我推着一整车铁板鱿鱼,一路追赶吃白食不给钱的崔大离,不知怎么追进了发现明代船队的那条隧道。崔大离只顾往深处跑,我咬牙切齿地在后面紧迫不舍,边追边骂,直追到隧道尽头停放九艘古船残骸的地方,终于将崔大离的胳膊拽住。刚想伸手从他兜里掏钱,忽听外边大海扬波,隆隆轰鸣之声不绝,好似长风呜咽,我心下吃了一惊,暗道:“莫非是要涨潮了?”
这条隧道直通大海,每次涨起潮来,至少要淹一半。我们俩顾不上再撕扯了,扔下鱿鱼摊子转头就往外跑。突然间地动山摇,剧烈的震动中,我和崔大离同时摔倒在地,看情形并非涨潮,而是发生了地震,只怕要被活埋在山里。
我心想此番难逃活命,崔大离也惊了个面如土色。奈何晃动剧烈,四周漆黑一片,我们起身不得,只好闭上眼等死。然而过了片刻,地不动了,山不摇了,一切平复如初,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我们对望一眼,见对方身上灰头土脸,样子都是狼狈不堪。
我们俩劫后余生大难不死,我也不想再找崔大离要钱了。好不容易挣扎起身,只见隧道里走过来一大群人,有男有女,身上衣服都跟武侠小说里的一样,各携刀剑,言谈举止甚是古怪。
我和崔大离感到莫名其妙,两个人面面相觑,好比张飞看耗子——大眼儿瞪小眼儿,都想问对方:“这伙人是从哪儿跑出来的?怎么这身打扮?”怔了片刻,我脑中一转,心想也许是在拍电影。听说剧组的演员都特别馋,尤其是女演员。既然没死,铁板鱿鱼还得接着卖。我想到此节,使出浑身解数,招呼那些人过来吃铁板鱿鱼。那些人走到近前,我和崔大离见为首之人是个清逸如仙的女子,气质高贵,绝非世间庸脂俗粉可比,都不禁看得呆了。谁承想她也是吃了铁板鱿鱼不给钱的主儿,我过去评理,她竟然还拉刀动家伙。
崔大离将我拽到一旁,低声说事情不大对劲儿,我也感觉到情况不妙。隧道深处的山洞通往海湾,齐齐排列着一支古代船队,一共是十艘巨舰。传说当年留在山洞里的大明宝船有十艘,后世只找到九艘,另外的一艘不知去向,此刻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十艘巨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4
我意识到我们刚刚遇到的那次地震,扭曲了山洞中的时间,我和崔大离被地震带到了明朝末年。原来这个年轻女子是大明公主。恰逢清朝铁甲入关,大明王朝山河破碎,数十个对皇室忠心耿耿的宫女、侍从,买通一伙海盗,保护公主和传国玉玺逃到此地,准备在峡湾中寻找当年郑和通西洋留下的船队,渡海远赴爪哇国避难。
我们俩看大明公主等人举止古怪,对方看我们也是如此。大明公主误以为我和崔大离是世外高人,恳请我们助她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