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很想冲进仙画里对后世女子讲,别骂了别骂了。
他都已经偷偷的把三纲五常和士农工商这些内容从自己新修改的思想纲领里删除掉了——不能不删,陛下都已经广召天下匠人来长安制造各种仙画中提到的器具了,而且还有意让赵过培养出一群得用的农官。
目前,整个大汉上下,对于“工”和“农”的轻视不能说一扫而空,但和之前相比也好了无数倍。就太学里面,那些骄傲的太学生看到匠人,竟然都会说说笑笑的与之聊几句,还会请教一些工艺上的事情。
甚至还有一些年轻的太学生,展现出了对于工匠和农学的兴趣。
这就是仙画的威力所在!
可以预见,如果仙画能够持续存在,只要陛下不是忽然得了失心疯,那大汉的未来一定是天翻地覆的,包括各种新的思想和学派也都会冒出来。
如果以他为首的儒家学说跟不上变化的话,那就不是独不独尊,而是会不会被世人淘汰的问题了!
董仲舒吹着习习凉风,竟然冒出了一身汗。
好在这次这位路小柒并不打算逮着儒家骂,让他略微安心了一些——
【up主在讲四大发明和农学卷的时候,就讲了古代“士农工商”的划分对于科学思维形成的巨大打击。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农,其实地位还算好,医的地位是比农还要低的。】
【他被划分在“工”这一层级。】
【《汉书·游侠传》里记录了西汉末年一个叫楼护的人的故事。】
【他出身在医学世家,从小就饱读医书,据说年轻轻轻医术就很高明,而且口才特别的好,能言善辩。他父亲去权贵人家行医的时候就经常带着他。】
平阿侯家中宴客,叫上了楼护。
楼护的友人羡慕道:“这整个长安城中也只有你和谷永可以随意的出入五侯府邸。”
楼护谦虚一笑。
宴后,平阿侯留下楼护,问他道:“君日后想以何为生?”
楼护想了想:“我父为世医,我自幼熟读医书,医术一途不说精通但也已入门。所以,日后应该还是会以医为生。”
“屈才了!”平阿侯不认同的道:“以君之才能,做个小小的医者未免过于委屈。我欲举荐君为方正,为朝廷效力,岂不是更好?”
【那些权贵们就劝他既然这么聪明,就不要学医了,去学六艺,做官去吧。楼护一想,也对。于是就弃医从文了。后来,当了谏大夫,又当了太守。】
【如果楼护继续当医生,或许他也能和张仲景一样,名垂青史,被大众熟知。】
【但在当时而言,楼护的选择却是很理性也很符合自身利益的。要知道,张仲景做到了“医圣”的地位,却也没有登上过正史呢。】
......
张仲景听出了后世女子语气中的嘲讽之意,轻笑摇了摇头。
并不在意。
首先自己已经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道名留青史了,
再有就是他研究医术也并非是为了能够名留青史。
......
【但汉朝那会儿其实都还好,
楼护毕竟是做上官了嘛,大家也没有因为他的出身说什么。】
【唐宋那会儿也还可以,没那么严苛,读书人和医生之间的身份也经常变来变去。】
【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写“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说明巫、医、音乐家和工匠这些人的身份在当时也是被主流的所谓君子们所看不起的,但他后面还有一句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意思是,但这些君子的见识和智慧却反倒比不上这些人,真是奇了怪了。】
【也就能看出来,那时候的医生虽然被人轻视,但地位也算不上很低。而要是能做到像孙思邈这样全国知名,到了哪儿都要被奉为上座。】
......
李世民在太极宫中点头,笑着对臣子们道:“若是孙道长来了长安,即使在这皇宫之中,朕也要是奉他为上宾的。”
不说孙思邈的医术地位,单单是他的年龄,就足以在他面前拥有坐席。
“陛下礼贤下士,赤诚相待,是我大唐之福呐!”
此乃贞观年间惯常的君臣互捧,不,君臣相得。
......
【北宋那就更开放了。】
【著名的文学家和丞相范仲淹说过一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将“相”和“医”相提并论。范仲淹那是在士林中有着赫赫威望的人,他这样一说,北宋的读书人都喜欢业余研究一点医术。】
年少的范仲淹在寺庙中苦读。
有一次,他好奇的求了一根签,问自己以后能不能当丞相。
解签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也
就是说农户就只能世代种田,
屠户的儿子也只能成为屠户,
那医生就只能由医户的后代来做。】
【一刀切,完全把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给堵了,不仅堵上还糊了一层水泥,严严实实。】
元大都。
勾栏之内正是热闹的时候,觥筹交错。
台上的旦角儿正在唱:“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台下一片叫好之声。
这出剧的作家关汉卿正在一边喝酒,也大喊了一声:“好!”
有相熟之人凑过来:“你今日怎不在太医院当值?”
关汉卿笑道:“我不过是太医院一杂役,事情做完了自然就出来了。”1
两人看了一会儿剧,友人夸赞:“这出戏好,我上次想向牧庵学士举荐你,结果......”
他有些抱歉的看了一眼关汉卿,未尽之言大家都懂。
关汉卿一愣,然后毫不在乎的挥挥手:“你还费那个神,我不过就是一医户,即使你举荐了我,我也什么都干不了。现在闲时写写杂剧倒也快活。”2
......
【后来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创建了明朝。但是呢,他一琢磨,这元朝一刀切的方法好啊,的确是方便管理,于是就想也不想的把它给全盘继承了过来。】
【学也不知道学点好的!】
【医户在明朝还蛮惨的,前期不允许参加科考,属于“贱籍”。但医生哎,谁头疼脑热不需要去看医生?所以他们的地位又有些不同,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医户们纷纷抗议,于是政策就松动了一点,医户子弟就也能参加科举了。】
【李时珍参加科举就是这么来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
不生气.......”
马皇后在旁很自动的伸手在他背后轻抚。
朱元璋道:“放心,
我要是再倒下了,就真如了这后世女子的愿了。”
深呼吸了几次后,他有些颓然,对自己的发妻道:“可能当时我是真的错了,偷懒了。”
他应该再多研究一下史书再来决定的。
“不就是户籍制度吗?”朱元璋将牙齿咬得咯咯响,“现在改也还来得及!”
他想通了,要保住老朱家的江山,还是得听仙画的——如果是一个大臣在他面前这样喋喋不休的劝谏,甚至是讽刺怒骂,早就被他夷九族了。
但仙画,他做不到,也不敢。
朱元璋虽然有很大的弱点,但他对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大明江山,对大明的子民们还是有感情的。他不想让大明和大明的子民们落到后世仙画中那样凄惨,没有土地、动辄瘟疫和战乱,那就只能选择听仙画的。
马皇后在心中想了想被仙画点名批评的,藩王制度、户籍制度、道统......这一项项的可都不是什么小事情,都是能掀起腥风血雨的大事。
她柔声道:“陛下,那您更应该保重身体。”
......
【但这几百年几千年承袭下来的歧视很难扭转。】
【到了清朝,名医徐大春在自己的《医源流论·序》中写道:“医、小道、精、重、劳、廉。”,道出了无尽的心酸。】
【up主对此表示很不能理解。】
【谁这一辈子不需要去看几次医生?尤其是遇到瘟疫的时候,医生更是挡在我们身前的长城。没有医生的话,人类文明绝对达不到现在的辉煌程度。】
【觉得医是小道,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