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文性教育造就的困境
我们教育培养女孩子追求完美,我们教育男孩子要勇敢,绝大多数女孩被教育要规避风险和失败不要冒险,男孩在另一方面就被教育要更勇猛,冲击更高的目标。
一份报告指出,男性只要达到要求的60%就能提出求职申请,而女性要确定为100%才会提出求职申请。
当男性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时,他会说:“老师,我做的程序有点问题。”而女性会说:“老师,我好像有点问题。”
为什么男性会以东大学生身份为荣,而女性反而会犹豫呢?
和其他同学校联谊时,东京大学的男生会很受欢迎。而女生会用犹豫的回答:“东京…的大学”。
因为从孩子开始,女孩子会被期待变得“可爱”,但是“可爱”代表的是什么价值呢?
是被爱,被选择,被保护的价值,隐含的是:“绝对不会威胁对方”的保证。
从男性角度看,有智力、财力、人际关系等成功特质的女性是没有魅力的,那抛开这些特质,女性剩下什么呢?是外貌身体。当一个社会以外貌和身材去评判一个女性的时候,它毫疑问的是一个性别歧视的社会。
有男性说:“只有男性服兵役,只有男性做危险的工作。“我们国家的女性只要权利不履行义务。”
但是这些规则和习俗不是女性定的,是男性定的。
为什么只有男性服兵役?这个法律也是男性定的,因为在很长时间里:男性认为女性没有能力参军,这些规则是长久以来,男性对女性强加“柔弱属性”造成的,长期将女性置于经济不利位置造成的,就算女性有能力,但她的能力一直受到限制和歧视。
有的男性不会去批判有问题的社会结构,只会能的责骂女性。}
[“我拼了命地在身上贴满了才华、学识和修养,可他们只看到了我的身体。”]
[玛丽莲梦露]
[想到她那句:“男人们宁愿付一千美元获得你的吻,也不愿意花五十美分倾听你的灵魂。”感觉真的好悲,她明明那么的优秀。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啊!她不是妓女!她更不是性的符号!]
[“你首先是一个母亲是一个妻子”
“我首先是一个人,像你一样的人”
——《玩偶之家]
[之前在做一本英语高考集训的时候有一篇文章介绍,女生在六岁之后就会放弃那些被称为勇敢的,冒险的,聪明的人才能做的事,因为她们在六岁之前不断的被父母被社会赋予柔弱属性,驯服女生的第一步,往往是由父母完成的。]
[他们要一个俭朴的、坚韧的、优秀但不突出的、并且要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委曲求全的,一个没有自我意识但拥有独立能力的人。]
[是啊,他们往往既要又要。想要你柔弱顺从,但有时候又要你可以“独当一面”。实在贪婪的过分。]
天幕下数不甘心的女性如遭雷击,什么时候,她们开始被“驯服”呢?
是儿时与兄弟淘气,自己被训不够端庄,而兄弟却被夸勇猛吗?
还是一次次想要学习家业知识,却被一次次以你是女子早晚都要嫁出去而拒绝吗?
是一次次你不可能,你不可以吧。是一次次你应该宽容大度,你应该温柔娴惠,你应该善解人意吧。
当她们细细回想一生,想要找出反驳的观点,才悲剧的发现天幕说的如此正确,她们确实是被男性“驯养”了,被这个社会“驯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