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没抽完的烟狠狠摁在窗台栏杆上,“滋啦”一声,留下个黑印子。
转过身腰杆挺得笔直,眼里的复杂心思这会儿才清楚——有被当枪使的憋屈,有对将来的害怕,但最里头,是豁出去赌一把的绝劲儿。
“我老杨今天不是给你刘建国撑场子,”
他一字一句砸在地上,
“是给红星轧钢厂...四九城钢铁厂,给厂里还指望干活吃饭的工人撑场子!‘谢谢’这俩字我受不起。
真要谢,就拿出真本事把这烂摊子盘活!让大伙儿……真能端上你吹的那个‘金饭碗’!不然……”
他没说完,就那么深深看了刘建国一眼,眼里的话多了去了。
然后转身迈着沉腾腾的步子,自个儿走进走廊尽头越来越黑的暮色里。
留下刘建国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耳朵里好像还响着带烟味儿的质问和沉甸甸的话。
看着杨书记的背影消失,刘建国愣神了许久这才缓过神来。
这个杨书记其实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坚持的嘛。
微微的一笑,刘建国觉得这人还真是有趣。
就像多面体一样,有的时候只能看到一面。
这样书记是一个好领导吗?
如果去问问那些杨书记以前的手下,恐怕不会有太多的赞扬。
但杨书记之前当厂长的时候,对于厂里的生产又十分负责。
不得不说,当时虽说没有太大的技术突破,但生产效率还是很高的。
现在看来,这杨书记还是有老革命的信念。
明明和自己不对付,在大是大非上面还是选择站在自己这边。
不过就算如此,刘建国也不会放下对于杨书记的防备。
改革事关重要,他不允许任何人干扰。
若是有人不识趣,想要搞破坏,那就等着被收拾。
李怀德离开之后,留下的可不仅仅是一些班底,更是留下了不少领导干部的把柄。
这一天,刘建国回办公室之后就把自己之前起草的改革方案重新的整理了一份。
这一份文件要稍显委婉,对于维稳的上级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第二天一早刘建国拿着签字版的文件来到冶金局,王局恰好在办公室。
看着刘建国提交上来的报告,王局的神色十分认真。
十分钟过后,王局这才抬起头看着刘建国。
那眼神中包含着审视与欣赏,许久,王局那低沉稳重的声音才响起。
“建国啊,当初那位邀请你的时候你真应该过去。
现在华夏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变局,在哪里才能发挥你的才能啊。”
“王局,你可别这样说,我有多少本事我自己清楚。
国计委那里可是关乎国家大事决策的地方,让我管理一个厂子我能管明白,要我去决策国家大事,我真是做不来。”
刘建国觉得自己真是没出息,要是前世小说中 的主角,恐怕早就答应了。
进去之后,随随便便几句话就改变华夏的格局。
但那是小说,不是现实。
现实中,一个决策错误,那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受累。
他刘建国没这个心理承受能力,受不了这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