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伦敦的初冬总带着股沁骨的湿冷,细密的雨丝缠在发间,会留下微凉的痕迹。张真源裹紧了身上的外套,抱着刚打印好的乐谱,快步穿过皇家音乐学院的回廊。作为交换生来到这里半年,他早已熟悉了这里的节奏,却总在某个转身的瞬间,被陌生的街景勾出一丝乡愁。</p>
他遇见苏岁辞,是在学院旁那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里。</p>
那天深夜,他为了赶一个编曲作业,想找本关于民乐采样的资料。书店深处的书架像迷宫,他在狭窄的过道里转了两圈,正对着密密麻麻的书脊发愁,身后忽然传来一个清清爽爽的声音,带着点熟悉的中文腔调</p>
<i>苏岁辞</i>你是在找《现代音乐中的传统元素重构》吗?上周我还看到它在这儿。</p>
张真源猛地回头,撞进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里。女孩穿着焦糖色的短款羽绒服,头发随意地披在肩上,额前的碎发被灯光染成浅金色。她手里抱着一本厚厚的乐谱,看到他回头,弯起眼睛笑了笑</p>
<i>苏岁辞</i>我刚才好像在学校走廊见过你,也是音乐学院的?</p>
<span>张真源</span>嗯,音乐制作系,张真源</p>
他感觉自己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目光落在她怀里的乐谱上,封面上是手写的中文标题</p>
<span>张真源</span>你也是中国人?</p>
<i>苏岁辞</i>苏岁辞,作曲系的。</p>
她点点头,伸手从最高一层书架的缝隙里抽出一本书,递过来</p>
<i>苏岁辞</i>喏,找到了。没想到在这儿能碰到同专业的同胞,缘分啊。</p>
指尖相触的瞬间,张真源闻到她身上淡淡的、像是晒干的白兰花的香气。他接过书,看着封面上熟悉的书名,忽然觉得这寒冷的冬夜好像没那么难熬了。</p>
他们并肩走出书店时,雨已经停了。月光透过云层,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洒下一片银辉。苏岁辞抱着她的乐谱,蹦蹦跳跳地躲开地上的水洼,像只轻盈的小鹿。</p>
<i>苏岁辞</i>我住前面那条街的公寓,你呢?</p>
<span>张真源</span>离这儿三个街区。(张真源看着她的背影,鬼使神差地加了一句,)要不要一起走?这边晚上不太安全。</p>
<i>苏岁辞</i>(转过身,冲他眨了眨眼)好啊,有个‘保镖’总比没有强。</p>
张真源会在苏岁辞熬夜改谱子时,悄悄带一杯热豆浆去琴房——那是他在唐人街找到的、最接近家乡味道的早餐。苏岁辞则会在他被复杂的英文乐理术语绕晕时,拿出笔记本,用中文一笔一划地给她标注,旁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小表情。</p>
学院的圣诞晚会前,他们合作了一个节目。张真源负责编曲,把一段重庆民谣的旋律融进电子乐里;苏岁辞则用钢琴演绎,指尖流淌出的音符,既有江南水乡的温柔,又带着点伦敦的清冷。排练到深夜,琴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暖气开得很足,苏岁辞趴在钢琴上,有气无力</p>
<i>苏岁辞</i>完了,我好像把自己写的副歌忘了,脑子里全是你那段方言采样。</p>
张真源笑着拿起她的谱子,在琴键上敲出几个音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