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外传 一、烈女坟(2 / 2)

老张家这姐儿俩,姐姐张立姑没什么主意,得知要被卖入窑子,终日以泪洗面。别看她妹妹张春姑不到十三岁,岁数不大,主意可大。春姑劝爹妈收下窑子给的钱,用来偿还外债。老张两口子哭天抹泪,俩闺女也是爹娘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舍得往窑子里送?但是赔偿不起那辆洋车,一家七口全得让人逼死,如果将两个闺女卖进窑子,其余五口还能活命。事到如今,只好委屈两个闺女了,说到伤心处,一家人又哭了一场。

张春姑说:“不怪爹娘,但是临走还想吃顿捞面。”当晚,全家人吃了一顿捞面,等到爹娘和三个兄弟都睡着了,张春姑带着姐姐张立姑,脸对脸坐到炕桌两端。她提前买了一大包火柴,一根一根往下刮火柴头上的硫黄,总共刮下来一大碗,分成两个半碗,又将点灯用的煤油倒进碗里。

春姑告诉她姐姐,她是宁死不当窑姐儿。姐姐此刻也明白妹妹要做什么了,狠下心来说,你怎么做我怎么做。姐儿俩抱头哭了一阵儿,一人喝下一大碗煤油泡火柴头,当晚双双毙命。

煤油泡火柴头喝到肚子里得是什么滋味儿?姐儿俩为了不让爹娘知道,到死一声没吭。转天,老张两口子看到俩闺女死在里屋,他们也不想活了,老张先搭麻绳上了吊,他老婆张氏带上三个儿子出去跳大河,结果让人拦住了。有好心的人问是怎么回事儿:“大嫂子有什么想不开的,要带三个孩子跳大河?”

张氏坐在河边连哭带说,路上的人全听见了,其中不乏报社的记者。人们听得咬牙切齿,想不到天下有这等不平的事儿。这一下事情可闹大了,当时社会上几位有头有脸的张姓大人物,老家全在河北南皮,论起来跟拉洋车的老张是同宗同族。这几位分别动用关系,往上递联名状,加之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发了空前的关注。上自政府大员,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不知道双烈女的。

3

古往今来,民间划分善恶的标准很简单。怎么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逼良为娼那是最招人恨的,官府为了顺应民意,由警察厅长杨梆子亲自出面审理。

谁是杨梆子?旧天津卫有个杨梆子,小个儿不高,梆子头,大名是杨以德,绰号叫杨梆子。他是兵痞出身,张嘴就骂街,抬手就打人,民国初年当上了天津警察厅厅长。当时滦县有一个土豪,娶了杨二姐为妻。后因通奸被杨二姐发现,土豪用砒霜害死了杨二姐。杨二姐之妹杨三姐随母前来吊孝,看出二姐死得古怪,到县衙击鼓鸣冤。县官收了土豪的好处,处处遮掩案情,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杨三姐可不是省油的灯,岂肯善罢甘休,又到天津申冤告状。

刚刚上任的杨以德,为了要个好名声,即刻派人开棺验尸。验尸须有提刑和仵作在场。提刑是过去的老话儿,相当于法医。但是提刑验尸动口不动手,只在旁边看,脏活儿、累活儿全是仵作来。仵作当场开棺查看,惊见杨二姐七窍流血,尸骨发黑,这要没有冤情才怪。杨以德连夜提审土豪,三推六问查明真相,替杨二姐平冤报仇。民国时提起“杨三姐告状”,江南北无人不知,杨梆子借机捞到个“杨青天”的美名。他为官办案,自称铁面无私,可谓是“清如水明如镜,亮似白昼万盏灯”。其实他只破过这么一个案子,砖头打架——真没有拿得出手的。他徇私受贿、贪赃枉法,缺德事儿没少做,老百姓提到此人是贬多褒少。

杨梆子这辈子办过两件出名的大案,一是杨三姐告状,二是南皮双烈女案。他下令枪毙了逼死双烈女的王婆一伙人,官面儿上又追封张氏姐妹二人为“南皮双烈女”,尸身埋到烈女祠费宫人墓旁。

不仅如此,官府还要给双烈女树碑立传,大书法家华世奎亲笔题写的碑文。华世奎的字不敢说千金难求,反正你上门求字,按官价,一个字至少是一百现大洋。民国时候物价低,东西不值钱,钱就值钱。北京三百大洋可以买一套四合院,天津两百大洋买一套。一辆全新带电灯的洋车两百大洋,老张一辈子都买不起一辆,华世奎写两个字顶一辆洋车了,就这么值钱。

到过天津卫的人,大部分都去过劝业场。“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即是华世奎题写,但是不落款,因为那是喝多了让人骗去的字,平时给他多少钱他也不写,要不怎么说是大师呢?

华世奎主动给烈女坟写碑文,可见此案的社会影响力之大。张氏和她的三个儿子在事后得到很多捐赠,偿还了车行的债务,返回河北南皮老家,又买房子又置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卫老城周边大规模迁坟动土,烈女坟也迁到了别处,西关街仅留下烈女祠胡同的地名。双烈女的石碑,则迁到了河北区中山公园,至今尚在。

笔趣阁备用网址 点击保存
最新小说: 交钱上班叫黑心?是为梦想买单! 综武:江湖大纨绔,震惊安世耿! 综影视:Buff叠满,她天生团宠命 云家女云夏秦王 攻略系统 重生七零:肥妻要翻身 综影视:被男主偷听心声后我人设崩了 长生万年,多亿点熟人怎么了? 被弹幕拆台后,万人嫌大师姐人设崩了 系统:宿主是魅魔,这把躺赢了!